中文堂事工發展史略

中文堂事工發展史略

「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、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.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、  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。」詩篇127:1。

一九五四年

趙仕璋牧師創立「紐約華人浸信會堂」,借用顯利街三號之「海員聖殿浸信會」舉行主日崇拜、青年團契及查經等聚會。趙牧師牧會至一九八零年七月安息主懷。

一九八二年

黃鍾牧師任職,將「紐約華人浸信會堂」改名「紐約華人浸信會」,成立以諾團契,女傳道會及青年及少年團契,並設立英語崇拜。伍敬華牧師與陳喜恩弟兄負責英文部事工。中文部增加了上午崇拜,下午崇拜設國語傳譯。

一九八五年十二月

黃鍾牧師辭職,教會按立陳喜恩牧師。教會事工由陳喜恩牧師代理。

一九八六年

感謝 神為我們預備了華埠獲加街82及84號兩座建築物。十二月廿五日我們最後一次在「海員聖殿浸信會」崇拜,隨即遷往華埠獲加街新堂址。

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

開始在新堂第一次崇拜,二月中張之信牧師到任。

一九八八年

獲加街82號裝修完工。教會舉行了新堂址一週年紀念及張之信牧師就職典禮。

教會將中、英主日崇拜改在上午舉行、開始了星期三祈禱查經班、中文成年主日學及門徒訓練。張吳競和師母抵達,隨即負責教中文主日學。教會也展開了傳福音和社區事工,包括遊船河福音聚會、工廠、老年人服務、週末兒童研習班、成年英文班及在丕士大學舉行之建堂籌款音樂會。

一九九五年

張之信牧師退休後,歐陽佐翔牧師成為教會的顧問牧師。五年來,教會在無全職牧者之領導下,信心經過極大考驗。然而,我們恆切禱告,信靠及等候神的引導,因為 神是教會的大牧者。

二零零零年

梁國雄傳道在教會短期事奉。

二零零零年十月

陳校慈牧師及陳莊秀芳師母全家來到華浸。

二零零一年

陳校慈牧師一面進修他的「靈命塑造」課程,一面部份時間牧養教會。在此期間,「成青團契」成立。

二零零二年七月

陳牧師正式成為「華浸」中文部全職牧者。

二零一一年十一月

梁婉明傳道到任。

二零一二年九月

陳校慈牧師離任。

二零一四年九月

黃麗芬牧師到任。翌年一月十日在「海員聖殿浸信會」舉行就職典禮。

二零一五年十一月

梁婉明傳道離任,教會積極尋覓傳道人。
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北美浸信會國內宣教部,報導華浸的專題文章.

Rev Wong installation offers nod to ABHMS history.pdf

American Baptist Home Mission Societies.pdf